77779193永利成立于2016年,是在内蒙古大学原生命科学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系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型学院。学院传承内蒙古大学成立以来在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领域深厚的学术底蕴,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围绕国家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大气科学和草学等领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生态学学科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内蒙古大学“211工程”、“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计划”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点学科,其中,生态学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是内蒙古自治区一流拔尖学科。学院具有完善的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和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培养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资源科学以及草学等专业领域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学院的科学研究独具特色,围绕蒙古高原生态学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生态学及其适应性管理、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三大方向,在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与保护、植被生态地理与气候变化、草原生态系统功能和适应性管理、河湖湿地科学与治理、微生物生态与资源、生态修复和污染控制、环境地球化学与生态安全、环境规划和管理等领域形成了特色的学科方向群;在旱区生态学和资源保护利用方面产出了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国家和地区生态安全战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发挥了智库和技术支撑基地的作用。
一、历史沿革
1957年,内蒙古大学建校之初,我国现代生态学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李继侗教授任内蒙古大学副校长,将他在北京大学创建的生态学与地植物学教研室移植到内蒙古大学,在原生物学系创立了生态地植物学专门组,并在植物学专业内设立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专门化方向。
1977年,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博教授的主持下,经教育部批准率先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植物生态学本科专业,1979年更名为生态学专业。
1982年,以生态学科为主的教师组建了自然资源研究所,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认证为内蒙古自然资源研究所,后更名为内蒙古大学自然资源研究所。
199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了环境科学专业。1995年,原生物学系更名为生命科学学院,其下设生态与环境科学系。
2008年,生命科学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系和化学化工学院中从事环境科学方向的部分师资,组建了环境与资源学院,并在2009年新增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生命科学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系更名为生态学系。
2016年,在环境与资源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系的基础上整合成立了77779193永利,并在2017年增设大气科学本科专业,2018年增设环境生态工程本科专业。
二、师资队伍
学院具有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队伍。现有全职教师8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4人,副高级职称37人,87人具有博士学位。学院还聘请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客座/兼职教授15人,兼职硕导15人,行业导师75人。是一支以中青年为主,学缘结构合理、具有国际学术视野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师资队伍。学院在生态与环境学科具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精品视频课。学院多名教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新世纪321人才工程”、“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和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工程人才”等人才计划;多名教师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大气科学、自然保护与环境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或中国生态学会、环境科学学会、自然资源学会和草学会理事。环境科学教工党支部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三、学科建设
学院拥有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草学三个一级学科,设有生态学系、环境科学系、环境工程系、生态工程系和大气科学系,在生态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大气科学和环境生态工程五个本科专业招生;具有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草学学术硕士学位授予权、环境与资源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生态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生态学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
生态学:1957年内蒙古建校伊始设立植物学专业的生态学专门化方向,1977年设立全国第一个生态学本科专业,1986年获生态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0年获生态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被确定为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目前生态学学科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内蒙古自治区“一流拔尖学科”。生态学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拥有《生态学》一流本科课程、《普通生态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神奇的蒙古高原》国家级视频公开课。
环境科学与工程:1994年设置环境科学本科专业,1998年获环境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1年获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获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该学科在内蒙古自治区的第一个博士授予权。同时,2005年获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20年改为环境与资源专业硕士授予权。环境科学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
草学:2003年获草业科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随着草业科学晋升为一级草学学科后,获草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大气科学:2017年设置大气科学本科专业,2018年开始招生,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就业和发展前景。
四、人才培养
从内蒙古大学建校以来,77779193永利及其前身机构为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政府企业培养了大批的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草学和资源科学与管理的优秀人才。2023年的人才培养规模为:在读本科生800多名、硕士研究生600多名、博士研究生100多名。
学院建设有自治区级生态与环境本科教学实验示范中心,拥有各种专业实验室,供学生实习和研究。学院坚持开门办学,与国内外许多大学和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交流和合作,如与北京大学有交流培养计划、与新西兰梅西大学签署了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双学位”联合培养合作协议,与挪威生命科学大学和清华大学长期开办国际研究生暑期学校。在锡林郭勒草原建有生态学研究基地,在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梁素海野外试验站、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岱海自然保护区、中国科学院草原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以及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乌海、乌兰察布等市环境监测站等有实践教学基地。
五、学科平台
77779193永利拥有 ①蒙古高原生态学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②草原生态安全省部共建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③省部共建草地生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④典型草原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国家部委级研究平台;有⑤内蒙古自治区环境污染控制与废物资源化重点实验室、⑥内蒙古自治区河湖生态重点实验室、⑦内蒙古自治区煤化工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⑧内蒙古大学环境检测中心。拥有植物-土壤分析、植物生理生态、分子生态、微生物生态、环境毒理、环境监测与环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水环境与水资源、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实验室。生态与环境大楼实验室面积18000平米、仪器设备1.75亿元、拥有产权的试验研发基地36公顷,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集成和示范提供了基本保障与重要支撑。
六、科学研究
学院的科学研究,围绕蒙古高原生态学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生态学及其适应性管理、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三大方向,在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与保护、植被生态地理与气候变化、草原生态系统功能和适应性管理、河湖湿地科学与治理、微生物生态与资源、生态修复和污染控制、环境地球化学与生态安全、环境规划和管理等领域形成了特色的学科方向群,在旱区生态学和资源保护利用方面产出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①自然资源与环境(如草原植被、草场资源、自然资源系列图、内蒙古植物志、动物志和鸟类志等)②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如生物多样性、水平衡和养分循环、土壤动物与微生物生态功能等)、③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如自然保护区建设、草原割草与放牧体系、动植物资源保护等)、④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如受损生态系统修复、采矿废弃地修复、土地退化治理、温室气体减排等)⑤湿地与水文生态(如湿地富营养化、湖泊稳态转换、流域水文模拟等)、⑥环境污染控制(如煤化工废水处理,粉煤灰综合利用,大气污染治理等)、⑦ 环境规划与管理(如环境政策、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补偿、生态系统服务等)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发展了生态学理论,支撑了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学院瞄准生态与环境科学国际前沿,围绕国家和自治区社会发展中生态安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中的重大关键问题,“十三五”(2016年)以来,承担有国家和自治区各类科研项目340余项,获得资助经费2.93亿元,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环保公益、国家农业公益、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科技计划项目以及各类部门委托的横向科研项目。
七、发展目标
77779193永利以建设世界一流的生态与环境学科为目标,着力培养“知识、能力、人格”协调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将学院建设为生态与环境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卓越中心、社会发展服务智库和技术研发支撑基地,为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战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数据截止到2023.04)